2015年4月,當AI人工智慧席捲地球,阿帕契姐事件全台發熱的時候,我的兒子帥帥誕生了。
帥爸以科技人角度,開始了一個人文與科學的育兒大挑戰。
這是「帥爸兒童程式教育學苑」的第11篇文章,by帥爸 & P小編
帥爸「兒童程式教育」AI育兒筆記系列文章:
帥爸「兒童程式教育」AI 育兒筆記(一):孩子如何掉進網路陷阱?
帥爸「兒童程式教育」AI 育兒筆記(二):兒童上癮術
帥爸「兒童程式教育」AI 育兒筆記(三):如何快速摧毀孩子專注力
帥爸「兒童程式教育」AI 育兒筆記(四):帥爸開始講故事
帥爸「兒童程式教育」AI 育兒筆記(五):來聽AI講故事
帥爸「兒童程式教育」AI 育兒筆記(六):用AI大數據挑選故事
小寶貝的天眼
專家實驗證明,人在幼年時期,會發展出一套比成人敏銳的感官系統,用來保護小寶寶,早點感知危險到臨。例如很多媽媽,曾發現小寶寶看到「天使」,或家中過世親人等等,這類的記錄很多,因觀測者是小寶寶,難以得出科學證明。不過,小寶寶的聽覺系統,接受到的波段優於成人,這是有實驗證明的,寶寶逐漸長大以後,這聽覺系統範圍會逐漸縮小,成人的聽覺頻率範圍約是20Hz到20000Hz。
專家解釋說,人體有限資源,要平均分配感知外界。一般成人要花比較多的資源給大腦跟其他器官,因此聽覺就逐漸關閉一些掃描範圍,把這些資源留給其他器官。畢竟成人不需要像小寶貝那樣敏銳的聽覺,來面對週遭環境,成人有另外一套策略。
爸媽聽不見的聲音
國外研究近期有驚人的發現!有專家特別針對兒童類型的影片進行深度音頻分析!結果,研究發現有影片被額外加工,植入了引人匪夷所思的θ波音頻。甚至在一些免費胎教音樂裡,也發現能引發這種特殊頻率的音波。 這些聲音波段成人是聽不到的。
植入θ波音頻到底是為了什麼?
有人臆測這與「洗腦」有關。
想像一下,你的腦中是不是有很多聲音跟行為連結的例子?例如,很多五六年紀的人,一聽到熟悉的貝多芬名曲「給愛麗絲」,立馬起身要去倒垃圾了!這其實呼應了心理學上的「錨定效應」(Anchoring Effect)一說。
「錨定效應」是指人們在進行決策時,會過度倚賴先前取得的資訊來決定行動方案。對孩子來說,這個效應更有極大的空間可發揮,假設孩子現在正在看一些YouTube的卡通影片,這類影片中被置入了θ波音頻,孩子看久了之後,無形之間,已被種下了「錨點」,待日後他在一些不可測的情境下聽到同樣的θ波音頻訊號,他就容易誘發「錨定效應」。
從來沒見過,卻似曾相識
每個人都曾有這樣的感覺:明明對一個人,或一首歌曲很陌生,但心中有一股「似曾相識」的感覺。心理學的解釋「似曾相識」,就是錨定效應。
「錨定效應」目前確認曾被中東的ISIS組織拿來洗腦孩童之用,他們在大量影片背景音樂中置入θ波,等孩童稍稍長大後再次聽到ISIS傳播的影片時,這時就等同接受到了「暗示」,他們會對ISIS產生莫名的連結與好感,然而這一切都在ISIS的科技陷阱之中。
不良θ波的出現目前多傾向為陰謀論,另有一派說法是用來置入行銷用。
多巴胺攻防戰
線上遊戲,社交網路,大量應用最新的神經心理學理論,並不稀奇。什麼獎勵機制,同情機制,行為設計,上癮機制等等,只要能使人上癮的辦法,都拿來試試,競爭對手在用的話,自己企業沒辦法不用。
讓小寶貝自小就被錨定住,長大之後潛意識下會對該品牌產生連接,這樣行銷人員就好辦了,等收錢就不遠了。
問題是,我家寶貝為何要變成你的遊戲用戶,你的電影粉絲?
我們孩子生活在科技資源如此發達的現在不是他們的錯,這些網路資源大有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!如何讓你的孩子遠離這些毒害,爸媽可以有更好的選擇,你可以選擇避開這些無償、無法清楚得知製作來源的兒童影音媒體,或者親自過濾、挑選適合自己孩子接收的內容,我想,在看完今天的分享後,大家心中應該都有一些盤算了!
當然,帥爸比較積極一點,我馬上採取一連串的行動,縱使不能跟所有這些科技毒品為敵,但我自己來總是可以的吧,反正寶寶長大一點以後,對這些植入的聲波就難以受影響。
請看帥爸如何展開講故事行動。
想了解更多「兒童程式設計」、「兒童程式教育」、「手機成癮」、「網路成癮」、「運算思維」議題, 請關注帥爸的FB,一起來跟帥爸交流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