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「帥爸兒童程式教育園地」的第58篇文章,by帥爸P小編
前幾天帶孩子外出用餐時,見著了一個場景,看完後心有所感的寫下一點心得跟大家分享。
事情是這樣的,有個年紀約3歲左右的小男孩在飯席間不小心打破了店家的杯子,媽媽一見狀,除了喝斥他外,還動手打了孩子手心幾下!孩子頓時覺得難過,在餐廳嚎啕大哭了起來……
我直覺的先有了這個想法:
為何要讓孩子覺得,杯子比我還重要?
這情境聽起來可笑,但在孩子心裡,卻是這麼認為的!
孩子「失手」打破杯子,就表示孩子不是故意的,難道大人從不打破東西嗎?照這個媽媽的教育方式,當她哪天也失手打破東西時,是不是也要懲罰一下自己呢?
這位媽媽很顯然是以處理自己的情緒為優先,再來是心疼破杯、懲戒孩子。試問,這樣的處理流程有恰當嗎?我只能感嘆,對媽媽來說,是合乎情理、不出所料,但對孩子來說,是無關情理(媽媽不在乎與孩子間的關係)、出乎意料(孩子沒想到會被媽媽打)。
你給孩子成長的空間了嗎?
這讓我想起,親戚中有個女孩,小時候很是頑皮,但還不至於故意搗蛋、破壞東西。但奇怪的是,這女孩行經的地方,經常有東西倒下、翻倒。後來我們發現了,女孩本身真的很大手大腳,經常一個轉身,桌上的杯子就被掃下了,連開個零食,都會因為力道太大,整包灑出來!但我們都知道她不是故意的。
真的有孩子對類似的事情很不上心,後來家人的因應之道就是把家中的所有杯子都換成塑膠的,桌上儘量清空,慎防她又不小心打翻東西。平時也會多叮嚀她要留心身邊事物,她大了後,情況真的改善很多!雖然偶爾還是會出狀況,但是孩子大了,就讓她自己收拾,她自知理虧,也不會多說什麼。
想想,其實處理這類事情真的可以很簡單!應該先關心孩子有沒有受傷,再來請孩子一起幫忙整理殘局,最後領著孩子給店家道歉和賠償,讓孩子知道因為他的不小心,是需要付出一些代價的,但代價並不是以懲戒孩子為中心。
一件小事搞到要動用打罵,然後,媽媽從中有得到了什麼嗎?有的只是孩子懼怕與她相處的恐懼心理罷了。